我不是在茶博会,而是在去茶博会的路上。
这是一位茶商在微博中的吐槽,也是众多奔波于茶博会的茶商的共同写照。
无论是西南、江北、江南、华南四大主产区,还是传统的茶叶主销区“北上广”,都在争相举办各种名称和层次的茶博会。甚至不产茶的地区也参与其中。
尤其是在茶叶采摘的春天和年底,杭州、厦门和广州的茶商...................
打开某专业茶博会的网站,2016年世界各地茶博会的预测信息就呈现在眼前。
不禁为茶商们担心:这么多茶博会到底去不去?
茶展/茶博会,顾名思义,是茶行业的展会/博览会。除了广为人知的广州茶博会、深圳茶博会、上海茶博会、北京茶博会、郑州茶博会,其他茶博会/展会多为地方小规模展会。
茶展/茶博会展示了什么?
在茶博会上,茶具生产企业等各类茶企和茶周边企业展示形象,推广产品。
通过这个平台,参展茶企主要展示:
1.展示产品、制茶思路、企业形象等。同时销售产品;
2.成为众多茶企的新品发布会;
3.展会主办方还会邀请一些业内知名人士举办论坛和讲座,探讨行业发展趋势。
展览的意义是什么?
1.企业宣传。
通过3天的短展和5天的长展,茶企可以集中精力向参观者展示自己的形象和产品。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得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集中报道。
相比传统广告,参展的短期效果更明显。
2.渠道投入。
很多有志于从事茶叶生意的人可以通过展会更直观地了解一个品牌及其产品,甚至可以直接与茶企的投资经理或经营者进行对话和对接,进而达成合作协议。
3.展示实力。
很多茶企会邀请他们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一起去参观。一方面向经销商展示实力,另一方面也借此机会召开经销商年会,讨论营销计划和产品方案。通过与企业和其他经销商的互动,经销商也可以更直观的了解企业文化、产品规划、市场定位等信息,也可以增加经销商的信心。
另一方面,消费者在参观展会时,看到某品牌茶企的展位,所有经销商都是人头攒动,也会增加购买该品牌产品的动力和信心。
4.营销手段。
参展企业在展会上使用的营销手段多种多样,包括邀请专家学者到镇上讲解茶叶知识、将生产工具搬到现场进行生产、在茶展上大规模发放茶叶样品、邀请模特在t台上展示产品、企业创始人亲自签售产品等。
展览的效果如何?
对于茶企来说,参加一个展会花费不菲,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众所周知,摊位有好有坏。只要大型茶企愿意花钱,拿到一些优秀的展位并不难。中小茶企只能放在偏僻的摊位。
那么,展出后的效果如何呢?
1.对于茶企来说。
前去采访报道的媒体,关注的都是展台富丽堂皇的大品牌,中小品牌往往被忽略。
消费者也更喜欢参观大品牌的展厅。
对于大品牌茶企来说,参与是一种姿态。比如参加当地的茶展,说明公司对当地市场的重视。
对于更多的参展商来说,在小编看来,这只是一种乐趣。
2.用于展览功能。
展会的功能一是展示行业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二是进行贸易。
显示:
茶叶的生产技术更多的是经验技术。换句话说,这取决于制茶者的个人经验。
因此,消费者在参观茶展时,不会看到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也不会感受到制茶技艺的发展,就像参观车展一样。我看到的是茶企宣传名山产区,茶园基地等等。
贸易:
一般消费者在参观茶展时,不会在展会上进行大额采购。因此,贸易的属性在茶展中并不明显。
所以,熙熙攘攘的茶展结束后,参展的茶企得到的可能只是展会结束后持续数日的媒体报道和参观展会的消费者自己拍的一些照片,放在微信朋友圈或网络论坛上。
所以展览的这两个功能实际上是被削弱了。
去吗?还是没有?是个问题。
1.潮水来得快,去得也快。
中国各地的茶展就像往年的车展一样。你唱完之后,我们就上台。但实际上,茶展是缺少了展览的基本功能的。虽然参加展会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品牌知名度,但在茶展结束后,其知名度会迅速消退。
2.茶企花钱,媒体审美疲劳。
参加展览会的费用实际上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特别是一些密集参展的茶企,刚在这里参加完广州茶展,马上就去杭州茶展了。杭州茶展一结束,他们马上策马赶往郑州参展。
密集的展会让很多消费者和媒体产生了视觉疲劳。
茶博会,我们还要去吗?
小编观点:
在小编看来,这些年各地茶展的火爆有以下原因:
1.和一些茶产品的炒作有关。比如当年普洱茶市场的大热,造成了普洱茶企业占据展会70%的畸形特征;
2.与茶行业整体形势的下滑有关。2013年以来,无论是行业自身问题长期停滞的集中爆发,还是国家政策对消费市场的战略性调整,都让茶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萧条期,迫使所有茶企为了突破困局而逆市而上;
3.盲目跟风。部分茶企被展会策划邀请,但并没有具体分析自身发展特点或实际需求。相反,他们觉得每个人都在参与,他们不能被抛在后面。这种不自信和不清晰的定位助长了展会的虚拟热。
4.地方政府的绩效要求。
当广西柳州这样的三线城市以“国际茶博会”的名义举办茶展时,已经可以知道,这种茶展形式已经超出了纯经济的需求,已经严重过热。
其实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能在全国范围内展现行业发展趋势的茶展并不多。但是频繁的参与,费用,人员调配,对于很多茶企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参加一些地方茶展,既不能了解行业动态,也不能促进贸易的生产,更不能得到全国媒体的关注。
因此,小编建议,茶叶公司没有必要频繁参加全国各地的展会。他们每年可以参加几个重点的大型茶展,集中人力物力,做好大型茶展的布展准备,比参加大大小小的茶展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