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片被誉为“茶乡”的土地,自古以来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云南人爱种茶、爱喝茶,却鲜有人愿意投身于茶叶的买卖之中。在普洱茶尚未成名之际,广东商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商机,他们率先在云南开设茶店,并逐步发展成连锁经营,将茶叶生意做到了极致。遗憾的是,当时的云南人却未能洞察这一商机,更未把握住它。
普洱茶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饮品,享誉全球。这是云南人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的结果。普洱茶的繁荣不仅为产茶地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也为云南茶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对这样的局面,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普洱茶呢?引进资金、招募人才是一条途径。我对此并不十分赞同。因为茶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们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成熟的制作技术和庞大的市场份额。如果要说还缺少什么,我认为缺少的是更多具有商人头脑的云南茶老板。
普洱茶的热潮兴起后,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一直守着这个“宝贝”,却依然过着贫穷的生活,财富被他人攫取。
晚报报道了四川武胜县在昆明拥有100多个百万富翁,其中多数是通过打工发家的。我曾听到一位福建籍老板直言不讳地说:“在云南赚钱太容易了,遍地都是黄金,只要你愿意,弯个腰就能发财。”勤劳、诚实、包容的云南人,却缺少了当老板的商人头脑。这与我们云南人的秉性似乎并不相符。遥想当年,云南人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让多少国人为之自豪!与这位前辈相比,今天的云南人究竟怎么了?
同样,在发展普洱茶业的过程中,我们云南人首先要学会当老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抢占市场的意识,抓住政府推进普洱茶业发展的机遇,先发制人,不再轻易将商机和市场拱手相让,更不应产生依赖和观望的心态。当前,我们尤其要摒弃一种错误观念——只有通过引进外资,我们的普洱茶业才能做大做强。
如果我们必须找出制约云南人自己做大做强普洱茶业的症结,我认为就是资源整合不够,茶厂遍地开花,资金分散,各自为政,导致内部“打架”不断,形成恶性竞争,进而导致普洱茶生产质量参差不齐,最终损害的是云南人自己的利益。
我并非云南人,但在云南生活工作了近20年。每当看到一些地区的人民守着金山银山,眼睁睁地看着外省人把钱赚走,自己却依然生活在贫困之中,且无法认识到自己受穷的根源时,我的心都在流血!为此,我常常在内心呐喊:觉醒吧,云南人!
普洱茶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商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衷心期盼,云南人中能涌现出更多具有商人头脑的茶老板,为云南的小康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